公司动态

当前所在位置:网站首页 > 公司动态

爆炸悲剧屡屡上演 气瓶监管迫在眉睫

爆炸悲剧屡屡上演  气瓶监管迫在眉睫

  2016年9月10日,又一起气瓶爆炸事故令一个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,事故发生于霸州东段乡东段村。据廊坊都市报报道,当天是邢继财老母亲出殡的日子,家里请来红白事儿餐饮一条龙。下午3点左右,餐饮一条龙工作人员正在备菜,忽然“嘭”的一声巨响,旁边的煤气罐底部突然裂开,一团**的火球喷射而出,顷刻间煤气罐像“火箭”一样,被炸飞进院里,一罐煤气全部泄漏出来,形成一片火海。邢继财和7名餐饮工作人员瞬间被大火包围,一个个人影在熊熊窜动的火苗中呼喊……最后8人无一幸免,全部被严重烧伤。由于爆炸发生在自家院中,邢继财不仅身负重伤,一家还为此背上了巨额的赔偿债务,令这个原本已经遭受重创的家庭雪上加霜。
 
  回顾2016年1月至今,气瓶爆炸事故不断发生: 1月14日,杭州车载煤气瓶连续爆炸,引燃厂房致一男子死亡; 2月21日,南通一酒楼液化气爆炸,致三名员工烧伤; 5月9日,苏州一车库发生煤气爆燃父子均不幸离世; 5月26日,温州龙湾一餐饮店发生煤气爆炸致6人受伤; 6月23日,南京一小饭馆燃气泄漏凌晨引发爆炸,致22人受伤(数据来源于:慧聪消防网)……这一起起爆炸事件令地区**部门、老百姓意识到,气瓶安全监管已迫在眉睫。
随着近两年气瓶事故的高发,各省市部门已经陆续加强了对气瓶安全的监管,给气瓶加上“二维码”的方式被较广泛的应用。但在“二维码”的监管下,气瓶爆炸事故依然频频发生,当我们看着伤者的照片心生怜悯又不禁毛骨丛然时,是否应该思考“二维码”对气瓶的监管,是真正的务实还是浮夸的表象?那么,什么才是能够**监管气瓶,杜绝爆炸事故的有效方式呢?
  笔者在搜索相关“气瓶智能监管”资料时,发现一种RFID电子标签产品。如果把“二维码”称作气瓶的“一代身份证”,那么可将RFID技术取代二维码,作为气瓶的“二代身份证”,实现对气瓶的*自动监管。这其中阿贝力特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的发明**——“挂在钢瓶上的电子标签”,可以说是这种RFID技术的典型代表,其*特优势是可手动安装,**实施,**,通用型强,在恶劣环境下可正常工作,连续使用年限可达10年以上,同时结合相应的软件设备,形成一套完善的“智能民用气瓶监管系统”,实现对气瓶全生命周期的实时记录与严格监管,从根本上**杜绝气瓶因过期使用、非法充装等原因引起的爆炸悲剧。
 
    在**越来越重视特种设备安全的今天,对于气瓶的监管,职能部门在提高老百姓对气瓶安全使用意识的同时,只有选择真正务实的气瓶监管技术,才能从根本上**人民生命财产安全,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为国为民的深远意义。

ability888.cn.b2b168.com/m/

返回目录页